【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吃著吃著就穿越時空

【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吃著吃著就穿越時空

文:戴綺儀(三餘文化)

 

  

前陣子台中「大麵羹」榮獲米其林推薦,於是台中花蓮特有的麻薏、嘉義雞肉飯、基隆營養三明治都被拉出討論。你的家鄉有什麼獨家食物呢?飲食習慣不是巧合,食物,原來是文化歷史和地方認同的產物呢,「人類的食物不只反映身份,更顯現出他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食物歷史學家Erica J. Peter如是說。推薦這三本書,一起來體會”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完全不浮誇。

  

「吃早餐了嗎?」「不吃早餐會變笨喔!」是我們常聽見的問候,原來吃飽出門工作的早餐儀式醞釀了工業革命?

《百年早餐史》寫道,傳統英國文化習慣起床先喝一杯熱茶,等到十點才端上豐盛早餐,義大利也習慣分段吃早餐,而在後來一日三餐、講求用餐時間的統一作息過程,滋養了追求群體效益的工業革命。鏡頭拉到北非西非一帶,當地的日常早餐總會有杯薄荷茶,其實西非盛產的是咖啡,而茶與薄荷,是十八世紀歐洲貴族進貢給貴族才帶進來的新移民呢。

  

話說回來,歷史畢竟是不斷交融的文化碰撞,「這道餐點告訴我們,所有人皆是移民,沒有任何文化孤立於世,所謂的美,正式在不同文化、族群和宗教間困惑又令人痛苦的分際之中於焉誕生。」——《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從糖醋燉肉到炸魚薯條〉

  

想想台灣每年端午節南北粽戰爭、「意麵」應該長怎樣的年度大戰,或是「點無糖是台南人之恥!」、「台北人沒有真的滷肉飯啦」。這些食物與隨之而來的精神,都是煮出當代台灣史的食材。

  

食物的命名,乘載我們的地方認同、各種自我認同,而文案行銷方式也參與其中。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和臺語的魚露語出同源?冰淇淋、小脆餅,這名字聽起來很肥?開設「食物的語言」的史丹佛語言學教授Dan Jurafsky《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帶來深入淺出的分析,他曾研究發現昂貴或廉價洋芋片的語彙使用差異,廉價品牌強調歷久不變的經典,而昂貴品牌強調「健康」:不含反式脂肪、保留天然原味、「不會讓你的手指變亮橘色」自讚還不忘攻擊他牌,即使我們明知這整體來說是個惡魔食物。這一類鎖定特定階級族群的行銷文案之所以奏效,是文化的力量。

  

那麼食物的力量呢,或許是一種超越藩籬的語言,「旅行是一種文化衝擊,做菜是一種文化融合」,在不適合旅行的2020年,有請環遊世界80碟菜為大家帶來五大洲料理的圖文食譜,可冷可熱的埃及沙拉「夫人玉指無花果」、冰島的銀色甜點「月光」怎麼做?瓜地馬拉「聖徒醬」怎麼配?邊看故事邊煮菜,用一本書的機票錢旅行。

 

    


本期主題「落腳處」看更多三餘精彩選書:

  

穿戴書頁的翅膀,飛行(請點我)

《超速學習》

《安靜是種超能力》

《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原來背後故事是這樣(請點我)

《隨機試驗:改變世界的大膽研究》

《傷風敗俗文化史:十五個改寫人類文明的墮落惡習》

《台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紛擾時代,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