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SKB文明鋼筆——以高雄為家,寫高雄人故事的筆

[專題]SKB文明鋼筆——以高雄為家,寫高雄人故事的筆
文字:謝一麟
 
(《KANO》復刻袖珍筆禮盒。SKB提供)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這是電影《KANO》裡經典台詞。電影二次上映時,推出的復刻袖珍筆,由「SKB文明鋼筆」設計製作。
 
在人人還需拿筆寫字的年代,提起「SKB」,大家都會對於秘書型香水原子筆,喜洋洋彩色筆多半有印象,堪稱是台灣的國民品牌。SKB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企業。起家在鹽埕,廠辦在民族大順路口。
 
異業合作,行銷宣傳,為傳統筆廠注入時代新意義,是現任SKB業務副理林冠宏的重任。他解釋為何復刻的是袖珍筆。因為日本人經常鞠躬,正常長度的鋼筆,鞠躬時筆很容易從上衣口袋掉出來。這種袖珍筆收起來時,長度放在上衣口袋裡不會掉出,打開筆蓋接著筆身,就是正常手握長度。這筆款符合電影中的日本時代氛圍。
 
這行業過往以量取勝,一支原子筆的單價不高,但需求量很高,光是國內市場就可以撐起公司一百多位員工的生計與家庭。鼎盛時期,生產線不停,三班制趕貨。資深員工說,以前中盤商有時急著要現金周轉,直接批SKB原子筆去零售點那裡換現金,比找人去銀行擔保借錢還方便。足見當年SKB原子筆受歡迎,好賣的程度。
 
(從現今打卡空下的格子就可以知道過往原子筆黃金時代的員工有多少。謝一麟攝)
 
這個原子筆的黃金時代,林冠宏來不及趕上。數位時代,少紙化與少子化都是不爭的事實,用筆的機會,用筆的人銳減。過往以原子筆、彩色筆為主力產品的SKB,要轉型成客製化的設計生產型態,直接服務客戶(不用透過通路)。林冠宏表示,雖然這看似小眾市場,但一個個小眾加起來,還是有一定的經濟規模。
 
有歷史的企業,要轉型談何容易。「就像大船在轉彎」,林冠宏說,也像是老建築要整修,不能大幅度去動樑柱,這裏可能有幾十年的台電老線路,那裡有鋼筋不能動,每個地方要清楚了解釐清,這很耗時間,做事綁手綁腳。但這也是必經的過程。
 
幾年前,公司總經理,認為公司名叫「文明鋼筆」,怎可以不賣鋼筆呢。公司便重開鋼筆的生產線。文明鋼筆的老董事長盧榮火,個人生平經歷也像是SKB一樣,縮影著台灣國民筆品的故事。他原在汽車教練場工作,日本時代頂下鹽埕區的「綠屋文具商店」,後改名為「文明書局」,經銷文具給學校機關。原本是賣毛筆為主,進口鋼筆。但鋼筆進口關稅高,開始研發自製。這是「文明鋼筆」的緣起。
 
(五福四路153號,大勇路口的「文明書局」原址。現正整修為書寫文化體驗館。翻攝自顏博政提供之日本時代老照片)
 
至於SKB三個字的命名,就有點無厘頭。盧榮火以前喜歡打獵,在創品牌時,看到獵槍上的廠牌縮寫SKB,就用這三個字。也期許自家做鋼筆可以像獵槍廠那樣的細膩精美。SKB生產的第二款鋼筆「22型」,當年售價一支75元(當時政府雇員月薪大概400元),價格不菲,是當時潮流代表與送禮的首選,許多學校的市長獎,或是送人考上大學或公務員的禮物,就是這款鋼筆。
 
(SKB 22型鋼筆當年發行時的海報。SKB提供)
 
盧榮火的眼界,始終領先市場一步。1971年,去其他先進國家考察後,看到原子筆正快速取代鋼筆的趨勢,回國決定研發生產原子筆。隨後推出木桿原子筆。1973年,推出秘書型202原子筆,這款也是國人最熟悉,SKB最長銷的原子筆,至今銷售已有43年歷史。
 
SKB202型原子筆。照片中這款綠色筆桿為電影《軍中樂園》拍攝時,美術組在金門老文具店找到的特殊顏色款,據說當年只有金門戰地才買得到這顏色。SKB重新復刻生產。謝一麟攝
 
歷史的迴圈,難以捉摸。2016年,鋼筆又重新流行,甚至全國銷量來到一個新好時代。鍵盤與手機打字雖然方便,但寫字的手感具有獨一無二的識別度,書寫的身體感也會讓心情平靜。數位科技走到頂峰,反而開創手寫字的新需求。相關的書寫出版品、習字帖、鋼筆,成為文具與出版市場的熱銷品。林冠宏說,這批熱潮的消費者以年輕族群為主,消費者還包括香港等華文圈的其他國家。老派的魅力,席捲而來。
 
(高雄女生,莉莉艾絲曼,用原子筆繪畫創作。曾在三餘書店地下室展覽。莉莉艾絲曼提供)
 
林冠宏的任務,就是要設法讓SKB這老筆廠,在老派魅力的浪潮下,可以跟上潮流,破浪而出。不過相較於公司內員工,動輒十幾年,數年前的資歷,一個外行人要怎麼讓這艘大船轉彎?「從自己擅長的開始著手」,林冠宏說道。過往在傳播媒體圈工作多年,一心想當導演的林冠宏,來到SKB後,在有限的資源下,開始運用影像來說SKB的故事,也運用過往影視媒體的人脈,幫SKB曝光,一面喚起國人記憶,一面打造新產品形象。
 
(青壯世代團隊要接棒扛起SKB這歷史品牌,賦予時代新意義。謝一麟攝)
 
林冠宏也是新手爸爸。當初和同是高雄人的太太(在台北認識)考慮要在台北買房,還是要回高雄時,考量各自是兩家的長子長女,有年邁的父母還有弟妹,回高雄可以就近照應。決定回高雄定居。林冠宏受邀到SKB工作。開始看到與自己生命路徑截然不同的員工故事。
 
(SKB業務副理林冠宏。謝一麟攝)
 
公司內有些退休員工,即便退休時是主管,現在仍不時會回廠裡幫忙雜務。現任員工許多人中午也不帶便當,直接回家吃,家就在附近。SKB是許多人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生活除了家裡,就是SKB的工廠。這也表示,許多小孩是靠這樣一雙雙的手與眼,將一隻隻的鋼筆、原子筆生產銷售出,而養育長大。
 
(SKB裝填原子筆墨水部門的作業現場。謝一麟攝)
 
不過技術再好,總有時代不需要你的時候。筵席再有情,總有要散場的時候。隨著消費市場與製造生產方式的改變,現在品牌重設計,銷售與客製,生產的設備已無力再投資,委託給相關專業。從20出頭歲就在SKB工作的工人,特別是管模具與塑膠射出這些專業師傅,沒有接棒者,退休後這些技藝與經驗都要失傳。機具可能也將停用。
 
(原子筆芯裝完墨水上試寫機試寫。謝一麟攝)
 
一個時代結束。另一面,也表示有新的生機出現。37歲的林冠宏和他的小孩,在高雄展開新生活。61歲的SKB,也將改頭換面。當初企業起家鹽埕的空間,雖然位在五福路與大勇路的明顯位置,卻常被忽略。現將改成書寫文化體驗館,訴說公司過往歷史,體驗新時代的手寫魅力。寫字老師葉曄說:「手寫字正代表你。」
 
這是一個幾乎不需要拿筆寫字的年代。以高雄為家的SKB,寫自己故事的同時,也寫下高雄人的(產業)故事。
 
(SKB復刻版黃銅鋼筆。SKB提供)
 
(SKB六角木桿黃銅鋼筆。SKB提供)

※延伸閱讀
 
[專題]SKB文明鋼筆(職人篇)——塑膠射出部門:陳威琦
 
[專題]SKB文明鋼筆(職人篇)——模具部門:陳建宏
 
[專題]SKB文明鋼筆(使用者篇)——葉曄:字就是你

 

作者簡介:                                                                                          

 
「三餘書店」團隊成員。《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