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每一次出發都為了返回

【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每一次出發都為了返回
文:戴綺儀(三餘文化)
 
旅行文學認為,旅行的終點,是返回那一刻。
 
出走之後更能定位自己,往復之間,建立人與人的連結。《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Community Cafe經營實戰指南》收錄日本以「咖啡店」為空間媒介的社區交流,這些空間的動力燃料,是對地方的愛。咖啡店不只能匯集飲食、話語,還有關係與認同,有的以「青少年身心健全」為目標,有的組成「橫濱媽媽導覽」志工團,從咖啡店建立起的例行性志工會議上有青銀居民、店家、公部門......,空間成為沒有疆界的橋樑。
 
多影響一世代的思想是在Café聊出來的,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也在Café慢慢誕生,時常覺得,咖啡店和書店的狀態極度相似,都是因社區需要而存在,由所有「參與者」去運轉,從地方連結到世界。
 
所謂「參與者」包含返鄉的、持續在的、移居的各種居民們,此刻我們在這裡,就順著此地之流而活。《旬味:關於高雄土地、農業與生活之事》從「節氣」串起土地與人的故事,「從地理空間、氣候環境、人文歷史到人類飲食習慣,造就了該地區的地方飲食『風土』形成」編輯本書的透南風工作室採訪小組由此出發,從世界談回本土,農作物談到食材,胃談到心。「白露」由遇冷凝結的乾淨露水得名,適合需要純淨水源的美濃野蓮;「小寒」預告寒冷之後,洄游性烏魚成群南下產卵帶來茄萣梓官烏魚子;「霜降」分享田寮豬肉,油脂均勻的紋理就像秋末的霜。
 
有人說,身體是我們擁有最棒的能量來源,那土地就是共享能量,就像陽光空氣水、就像呼吸由自律神經系統運作,生生不息,循環再利用。
 
 
 
大自然的循環,就像人類的出發與返回,「返回」不限於肉體的移動,精神上觀看視角的切換來回也是。透過瞭解異文化,也能提供自身文化一些參照,未必要直接在台灣。人類學者郭佩宜說:「我就是要『反做』。」她的研究場域,從陌生的赤道小島回到土生土長的台灣,對於後者,反而有更多焦慮。迷霧大概就是這樣,越靠近越看不清,約莫是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寫下「也許離開巴黎之後,我就能描寫巴黎了」的心情吧。
 
《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是一本由國內人類學者共寫的人生反思,為什麼在田野裡沮喪受傷,依然癡心不悔呢?在「反」與「返」的交錯重疊之間,有著「忽停忽走」與「奔走」的流動意涵[1],而人生旅程亦如是,難怪強調「純手工、親體驗」的田野工作正逆風高飛,親身沈浸的人類學思維,提供每個人活在世界的觀看、體驗一種方式。
 
長期在美國生活工作的導演李安,時常被問到自我認同為哪裡人,他說:「這些片都是台灣片,我不管在哪裡拍。」一個人的養成形塑了他的世界觀,「我的本質還是台灣。」「我不要套進一個固定的框架,我的本質就是這樣,混了很多東西,台灣就是這樣。」[2] 全球在地化時代,文化和經驗的混雜讓地方各自精彩,我們都是米克斯(MIXED,混雜混血之意),米克斯通常都比較健康。
 
 
參考資料:

 


本期主題「岡山文化工作坊」看更多三餘精彩選書:

 

施與受都有福(點入閱讀)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

《尋找黑天鵝——加密貨幣時代的散戶生存致富指南》

 

因為有一雙發現趣味的眼睛(點入閱讀)

《怪獸大阪》

《小鎮專門店:跟著旗山的27道職人風景,來一趟台灣古早味的紙上行旅》

《街仔路採集誌:無用之用再發現!看見台式加減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