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施與受都有福

【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施與受都有福

文:謝一麟(三餘文化)

  

「不要問為什麼沒有人做這個,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

 

這是「 g0v 」社群經典一句話。從 2012 年起,自發性的社群組織「 g0v 」,從資訊系統專業出發,集合眾人的智慧與熱情,激發出許多改變社會的專案計畫,包括疫情爆發初期大家都用過的「口罩供需資訊平台」,正是從「 g0v 」社群的基礎上長出。

 

「 g0v 」社群運作沒有代表人,去中心化,符應近年國際公民力量潮流。這股力量,由新科技發展,影響融入到人文、藝術、經濟、政治等層面。近來流行詞彙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核心精神,正是:去中心化。NFT,建立在區塊鏈上的一串識別代碼,屬於數位加密貨幣,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拆分及獨一無二的特性。它是一個「權證 」概念,就像一張美金紙鈔可以買東西,它「權證 」來自一個有憲法的政府;一幅莫內繪畫真跡可以賣多少錢,是否為贗品,需要有一個具有公信力、公權力機構來證明(權證)。在NFT世界裡,不需要有一個中心化的機構來公證所有事物,而是由所有參與的社群來定義價值。

 
這個新科技應用,正快速打開更廣大的創作、藝文商品、社會文化、政治的各種邊界。原本因為先天的階級、資源條件落差而難以跨越的邊界,在去中心化後,沒有邊界。人變得更加自由。但方向得自己掌握,價值得自己定義與建構。

 

這跟實體生活的地方參與,核心精神完全一致。不管叫社區參與、地方創生,總之,那個想要讓自己周遭生活變得更好,想揪大家一起做些什麼事的初衷。因這初衷,需要和大家一起定義什麼叫做「好 」,你的「好 」有沒有影響到別人的權益,要怎麼共處共融⋯⋯,一起討論,共同參與。不是等候政府機構的指令,不是聽一言堂的意見。從一個個你我他,慢慢變成「我們 」,是共「好 」的必要過程。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書中用「給予者」與「索取者 」分析真實商場職場上案例,發現「給予者」特質的人,通常是在最基層,以及金字塔頂端的管理者。「索取者 」為自身算計而掠奪,確實會帶來利益,但利他與他人貢獻,會帶來意想以外的收穫。不過更大多數人,是這兩者中間的「互利者」。

 

施與受都有福。試圖付出一些時間,讓某些事物變好,或參與日常身份以外的貢獻投入,你會改變外在環境,也會改變自己,朝自己更喜歡的方向而去。

 

  

推薦書單: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

《尋找黑天鵝——加密貨幣時代的散戶生存致富指南》

 


本期主題「岡山文化工作坊」看更多三餘精彩選書:

 

每一次出發都為了返回(點此閱讀)

《旬味:關於高雄土地、農業與生活之事》

《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Community Cafe經營實戰指南》

《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

 

因為有一雙發現趣味的眼睛(點入閱讀)

《怪獸大阪》

《小鎮專門店:跟著旗山的27道職人風景,來一趟台灣古早味的紙上行旅》

《街仔路採集誌:無用之用再發現!看見台式加減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