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 == ◎每週line@ 90秒語音分享 (按三角形play鈕,播放聲音檔案。聲音檔的文字內容附於本文末) == 6/15(五)19:30 【讀冊聚會】 主題:《圖解台灣戲劇史綱》分享會 講師:黃宣諭 嘉賓:江明龍(正明龍歌劇團團長) 地點:三餘書店 3樓 主辦單位:晨星出版社 (活動無價,免費入場) -- 6/16(六)14:00 【讀冊聚會】 主題:《多風地帶》新書發表會高雄最終場 講者:許玄妮 地點:三餘書店 3樓 主辦單位:小朋友文化 (活動無價,免費入場) -- 6/17(日)15:00 【讀冊聚會】 主題:花開少女華麗島——「台灣本土時代小說」的建構可能 講者:楊双子 地點:三餘書店 3樓 主辦單位:九歌出版社 (活動無價,免費入場) -- 【地下室展覽】 展名:如影隨形│鳳山高中攝影社108級攝影展 期間:5/11(一)-6/27(三) 地點:三餘書店 地下室 ◎每週line@ 90秒語音分享(文字檔) 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鯨魚,要感謝一個美國人叫愛德溫.德瑞克(Edwin Drake),他不是學者,也不是保護海洋的工作者。他本來是鐵路列車員,因緣際會,加入剛起步的石油業。 鯨魚,是十九世紀,美國經濟的支柱,鯨魚油是油燈的燃料,機械的潤滑油。身體的不同部位都可以製造各種日常用品。肉也可以吃。一艘船出海一次,就可以賺千萬美金。但這樣抓下去,鯨魚快要滅絕。 德瑞克自己設計挖石油的機具設備。在大家挖不到,想放棄的時候,他堅持繼續挖,1859年8月,他們的油井開始冒出石油。 石油的用途更廣,從此以後,不用出海冒危險捕鯨魚。 你我可能不是環境研究,保護海洋的專家。但是不是因此就不能對地球貢獻一點什麼?德瑞克的故事給你什麼靈感? 書店在六月份有選一些海洋相關的書籍。在臉書會陸續介紹。更歡迎你來店裡看看。 書店若沒保護,或許也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