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味手帖》是台灣第一本關注新生活型態的MOOK,面向包含移住、創生、職業、居住、街區文化等種種不同生活價值觀,每期探討一個特輯主題,試圖將隱性的現象化為明確的趨勢。內容中,更邀集多個地方文化和地區工作者的專欄,企圖打造成一本「生活有著開闊可能」的風格指南誌。
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這座島嶼彷彿諾亞方舟,我們看似被困在這裡,但其實也因此能夠更加仔細、深入地認識撫育我們的這塊土地。身為三餘書店的店員,每個人都輪流帶過幾場走讀,內門、六龜、茄萣、梓官…上山下海,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不斷在思考著:舉辦這些活動的意義是什麼、選擇在某處居住生活的理由、如果是自己,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我們真的有可能同理嗎?亦或者是處於對立面,看著異世界般。
這個週末,正好前往鹽埕區參加了一個非常有趣精彩的展覽,主題是「電玩」,形式分為戶外與室內場。就像電視裡的綜藝節目,每一個參加者都是玩家,關主是散落在舊崛江巷弄中裡的各個店家,例如:美髮院、古著店、豬肉攤、酒吧…必須完成指令,或許是找到指定的服飾與配件、猜猜料理中使用了什麼食材、也可能乾脆直接現場玩起復古的遊戲機台,俄羅斯方塊與賓果遊戲。
藉由這樣的方式,民眾因此走進平常忽略的巷弄,而更珍貴難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主與玩家、玩家與玩家,彼此交換情報訊息,在完成每一項時,手機系統還會重送當地小知識,讓我們能用輕鬆簡單的方式更了解鹽埕的歷史。
這是近幾年我參加過印象極深刻,也最身歷其境的展覽了,你必須自己完成它!如果有人能夠呈現出這樣的東西,我們有機會的話,又可以怎麼做呢?
第九期的《地味手帖》特輯主題就是:「街區一直在」。你最熟悉的街道是哪一條?還記得上面有哪些店家嗎?建築的高度、招牌的顏色等,是否逐漸模糊?有的時候,總感覺生活的步調忙碌,很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看一下周遭的事物了。
本次特別邀請到主編董淨瑋,一起來聊聊,城市與鄉鎮之下,如何交流、如何在彼此間取得平衡,開創更多的可能。
入場資格:沒有強制規定在三餘書店購買,請攜帶任何一本《地味手帖》,即可免費入場。
只要在三餘書店購買全系列,任一本贈送年曆海報一張,任兩本贈送徽章一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若有需要請我們預先保留書籍,請於備註欄告知需要的期數,將替您保留,謝謝!

地味手帖NO.00 流動生活:實現二地居住、自創工作的新可能
地味手帖NO.01地方個性:創造地域生活感的人與事
地味手帖NO.02風土技藝:留住文化留住人
地味手帖NO.03秘密據點:地方工作者的地下事務所
地味手帖NO.04繼承家業:新時代的返鄉傳承路
地味手帖NO.05家屋現在式:家的面貌再定義
地味手帖NO.06移動販賣車:日常中的地方行動
地味手帖NO.07野孩基地:長出地方的歸屬感
地味手帖NO.08聲音風景:聆聽地方的不可見
地味手帖NO.09 街區一直在:地方生活感的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