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餘選書】我們與惡的距離

【夜餘選書】我們與惡的距離
文/盧宥臻
 
《我們與惡的距離》最近播出精采大結局,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已經收看了呢?店員因為每個週末都要上班,無法第一時間收看首播,打烊後總是迫不及待衝回家呀(笑)~
  
今天來介紹一下光現出版的系列,總共三本書。如果之後有時間,會陸續介紹其他延伸閱讀作品。
  
《自戀病:從奧客、隨機殺人犯、怪獸病人到暴走老人》👉作者片田美珠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並在法國受過完整的精神分析訓練,她認為慾望的存在並不一定都是負面的,例如求知慾和上進心都能讓整體社會更進步,然而慾望當中的首惡便是「自戀」,自戀過度可能發生無法收拾的悲劇!
  
作者依照慾望無法被滿足而產生出來的自戀怪獸,針對不同的案例做了分析。例如在「尼崎連續殺人事件」中,主嫌的童年生活富裕,但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狀態下成長,從中學就開始有偏差行為。她強行入住幾個家庭,一方面軟禁裡面的成員,一方面稱自己有黑道勢力,挑撥離間這些家人,一會兒要他們辭職、一會兒要求夫妻離婚,而加入自己的陣營,就能得到好處。她非常殘酷的看著這些人彼此攻擊、自相殘殺。
  
而除了這種驚天動地的殺人案,其他常見的像是醫院、便利超商等等,企業者過度強調以客為尊,凡事都順者對方的意,日積月累的放縱下,導致層出不窮的怪獸病人與怪獸顧客。
  
蘇格拉底有一段話:「自己沒有的、跟自已不一樣的、自己所欠缺的,正是慾望與愛的對象。」,「慾望」正是所謂的「匱乏感」,而在現今社會中社群媒體蓬勃發達,眾人無不用盡全力要營造出光鮮亮麗的形象,而這些畫面,無不加深了旁觀者的渴求。衣服和鞋子彷彿永遠都少最後一雙,要把持住自己的內心,並不容易!
  
作者認為面對理想與現實自己的差距,只有兩種方法,一是提升自己的實力,不斷的努力、二是接受現實的自己,簡單的說就是「認命」。客觀的看清現狀,了解真實的自己,並消除與理想中自己的差距,雖然很難,但腳踏實地地持續是非常重要的事!
  
《教出殺人犯》👉作者岡本茂樹在大學教學、研究,並且致力於協助受刑人進行更生。比較特別的是,在這本書裡他主張「沒有人是天生的惡魔」,所有的罪犯都曾經為了要當「好小孩」而做出努力,為了討長輩開心和稱讚,假裝開朗與乖巧,在長期嚴厲壓抑的管教下,壓力與寂寞找不到正確的疏通方式,逐漸產生偏差的行為,於是犯下罪行甚至選擇自殺... ...
  
「為什麼會交上壞朋友?」、「為什麼會吸毒?」、「為什麼會喪失理智殺人?」文中他引用了許多在獄中輔導的案例,一方面他請受刑人寫信給受害者、一方面請受刑人發表上課心得交流,立場的轉換喚醒受刑人的同理心,並試圖藉由回顧童年時期的經驗來找到問題的癥結點。若能在小時候及早針對問題根源作出正確的處理,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懲罰、以暴制暴,將會加劇狀況的嚴重性。
  
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是關於少年輔育院的規定,未避免結黨營私,院內生全面禁止交談。試想當長時間處於完全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交流的情境下,有沒有可能會造成內心的扭曲不健康?另外,他也提到了更生人在重新回到社會上所遇到的困難,這導致他們有很高的機率再犯,並且重新回到監獄,不斷循環。
  
在推薦序裡李茂生教授是這麼形容的,當對方說出「我絕對不會再犯時」這反而是需要擔心的,因為他並沒有敞開心房,當對方出說出「我不知道將來會怎樣,你能協助我嗎」這才是踏出的第一步!我們不應該勉強加害人說出我們想聽的話,而是讓他有機會說出真正內心想說、但從來沒有機會被說出來的話。
  
《殺人犯的孩子》👉作者阿部恭子任職於日本第一個展開支援加害者家屬的團體,該組織已經幫助了上千組加害者家屬,這本書就是以這些家屬的經驗為藍本,將真實的情況告訴大眾。
  
絕大多數人理智上都知道,犯罪者與其親屬為個別獨立的存在,但媒體的大肆傳播與渲染,仍讓人忍不住產生聯想
:父母親是如何教育的?身為另一半怎麼可能不知道?我家的孩子如果和他家的孩子玩在一起,可能被帶壞等等。
  
一人犯罪,全家受害的「連坐文化」,不只在日本,台灣也如此。作者認為支援犯罪者家屬,也可說是預防犯罪者的重蹈覆轍,也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行動,避免未來出現更多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