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一張老照片看營造商蕭佛助的故事

[時光]一張老照片看營造商蕭佛助的故事
文字:陳坤毅
照片:蕭達鴻提供
 
 
這是一張攝於1960年代的影像,畫面中央的人物是營建業者蕭佛助先生,他正在某個新戲院的建築工地主持上樑儀式,準備安裝中樑,並將題有「上樑大吉」的燈籠繫上,以求樑柱穩固、大業千秋。儘管這座戲院已是使用現代工法的建築,仍遵循著此一傳統儀式來進行營造。
 
談起早年高雄的建築營造業,不能不提及蕭佛助這位重要人物。1900年出生於澎湖縣湖西鄉港底村(今成功村)的他,年少時期前往馬公學習木工,爾後進入日人海軍工作部工作。由於澎湖地方發展受限,不少人口「出稼」到高雄,蕭佛助20歲時毅然帶著一身木工技藝及微薄的盤纏,來到港都闖蕩。輾轉進入了日人在鹽埕町經營的木原組工作,除了製作傢俱,還被指派為營造工程的負責人,開始從小木工跨足到土木建築領域。
 
1927年蕭佛助獨立創業,落腳在陸橋邊,自行建屋經營傢俱販售與建築營造,由於他的努力與恆心,加上對於建築的天賦,當時不少政府工程皆交由他來施作,可見蕭佛助深受日本人信任與重用。他的影響力持續至戰後,是高雄第一個取得甲級資格的營造廠,一直到1960年代,都還是高雄建築營造界中,建設數量最壯觀者,更有「建築專家」之美稱。
 
戮力建設戰後滿目瘡痍的高雄,蕭佛助是位對城市發展非常有願景的先驅。不似一般業者僅有營建房屋的商業行為,他對於城市規劃藍圖的想法,是專門進行一大塊街廓及周邊土地的開發,設置地區的消費中心來吸引人口移居,並在周邊興建可觀的販厝群。蕭佛助以娛樂產業帶動及復甦城市發展的概念,陸續興建許多大型戲院(大舞台、華僑、亞洲、西北、興德等),豐富了土地開發的消費活動,帶動百廢待舉的城市發展。
 
蕭佛助積極興建販厝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提供大量城市移民的居住需求,讓快速成長的高雄,有足夠的居住空間可容納外來的就業人口。而來到城市謀生的人,也得以用較低的價錢購買住所,解決居住問題,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在工作上努力打拼。另外在辛苦工作之餘,也能有戲院提供心情抒發宣洩的娛樂場所,讓市民一同邁步向前,躋身大城市之列。
 
此外,古道熱腸的「佛助伯」,眾多行善事跡更為後人所樂道。二戰時因為盟軍轟炸,不少人被迫進行「疏開」,不僅自己的家眷,蕭佛助還顧慮到工場內工人、學徒的安全,想辦法找到大社觀音山的避難地點,並利用自己所長,設法搬運材料建築了四大棟房屋,提供家屬及工人約二百餘人避難。更有甚者,戰後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他還即時保出眾多遭到逮捕的人,解救可能在槍管下犧牲的性命,故十分受到眾人的敬重。
 
綜觀蕭佛助的一生,見證了高雄的移民歷程、營造產業以及城市建設之發展變遷,還曾引領高雄走向嶄新的繁榮面貌,同時亦為「澎湖人建設高雄」的最佳代表,顯示了澎湖幫的深遠影響。仍有部分蕭佛助所建的販厝散落在城市各處角落,在時代巨輪下仍維持著舊時面貌,而中都戲院則是碩果僅存的戲院作品,它們是否還有機會能傳承到下個世代,繼續訴說港都彼時的輝煌故事呢?
 

作者簡介:陳坤毅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從小就開始關注家鄉的一景一物,持續努力記錄這塊土地上面臨消逝的記憶,並捍衛著在地的歷史文化。著有《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