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石板屋砌起日本東北與南台灣的文化交流

[一卡通]石板屋砌起日本東北與南台灣的文化交流
文字:陳瀅羽
 
(小誌コアトリエ Co-Atelier。謝一麟攝)
 
從已降瑞雪的日本仙台來到台灣的高雄,大沼正寬和阿部正已將長袖捲縮到手肘,並將毛巾綁在脖子上。大沼正寬先生是東北工業大學的教授,專門研究石板這個建築素材 (日語為スレート),偕行的建築師阿部正,兩位都是小誌コアトリエ(Co-Atelier)的成員,內容是希望能以建築的角度活化日本東北有形(或無形)的地方資源,保留在地風景。
 
這次特地來到南台灣,為了親見原住民的傳統住宅「石板屋」,深入山區春日鄉。首站是「老七佳部落」,帶路的屏東大學郭東雄教授,帶著我們坐吉普車搖搖晃晃駛入村落。從力里國小出發,到老七佳需要40分鐘,教授表示現在大部分的族人都已經移居到力里,稱為新七佳。老七佳是他們最初的生活所在。車子進入堆滿大小石頭的河床,一路顛簸。穿越河川時大沼先生和阿部先生不停發出敬佩的歡呼聲。
 
郭教授提到1924年,日人鳥居信平進入部落,開始建設地下水線和規畫水圳。「七佳」這個名稱一開始也是從排灣族語轉換成日語然後以音訓成為現在的中文稱呼。原本是指「中央」的意思,「七佳」正是原本這一帶村落的正中間。
 
要到老七佳要先經過申請,由族人帶領才能進入。入村之前是有儀式的。我們留步於以前擺設勇士獵頭的地方,靜靜地聽著郭教授念的祈禱文(族語)。當我們走進部落後,大沼先生和阿部先生就像孩子一樣,開始不停的讚嘆眼前所見的石板屋聚落,老七佳是台灣目前保留最原始樣貌的石板村,山巒環繞,雲霧於山谷裊裊升起,如同石板屋的呼吸。
 
(陳瀅羽攝)
 
中午至禮納里用餐,這是經過莫拉克風災後由三個部落重新建村的據點,吃了在地的風味餐後,就由村民打卡鬧(音譯)帶領我們認識魯凱族的文化建築。本來位於好茶村的魯凱族是雲豹的傳人,祖先從台東越過大武山抵達好茶,傳統文化與剛剛看到的排灣族大大不同。大沼先生和阿部先生深深著迷於大武山中所孕育的台灣原住民文化。
 
午後趕赴三地門霧台村,山裡霧更濃。我們沿路看著石板畫上,描繪如何建造石板屋。很難想像,一個族人可以搬運一個石板。每戶每家在屋外都彩繪著這家的歷史與事蹟,獵過熊與鹿,村裡的傳信人等等。我們遇到一對祖孫。阿公似乎不太會說中文,由孫子翻譯。阿公說他小時候也曾受過日本教育,而孫子則在這兩、三年才回村落,期望能學習老一輩的智慧、技術與生活態度持續傳承下去,所以離開都市帶著妻子回村落務農、蓋房子、開了一間小店「紅蝦花之家」。
 
(陳瀅羽攝)
 
對於大沼先生和阿部先生來說,這是美好的意外收穫,目前在東北的偏遠村落也正遇到一樣的問題,如何保存在地風景、活化技術,讓年輕一代能持續在故鄉生活,是他們正在努力的目標。
 
(小誌コアトリエ Co-Atelier。謝一麟攝)
 
在幾乎沒有燈火的山區緩緩駛出,對他們來說是充實的一日。這天就在高雄鹽埕區熱騰騰的鴨肉珍,和牛番茄沾薑汁醬油中落幕。
 
隔天一早,吃過了興隆居充滿肉汁的大湯包,趨車前往台南。台灣文學館、孔廟、台南武德殿、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原山林事務所)、林百貨,大沼先生和阿部先生不停地討論這些建物的年代、工法和受到日本的影響。這當中日治時代的建築不少,卻呈現他們受到不少歐洲或國族精神的影響。跟在他們身旁的我彷彿才是被帶領的學生,再一次對這些已看習慣的建築風景有了全新的認識。
 
返回高雄,送給兩位一卡通的觀光卡,卡上的圖案是知名設計師林國慶的「喜翻台灣」系列作品,「臺灣」兩字轉90度看是英文的「Hi Taiwan」;「寶島」兩字轉90度看是英文的「Image Taiwan」。
 
(左:大沼正寬,右:阿部正。陳瀅羽攝)
 
阿部先生還特地拿出東京的Suica,說任誰都會比較喜歡一卡通的設計。我們隨著捷運與輕軌的路線,將駁二的倉庫區景象盡收眼底,並在「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所在的新濱街廓停留許久。大沼先生笑著說,看這些建物感覺把曾經讀過的建築史全部集合在一起。回程經過「舊打狗驛故事館」,夜裡閃熠的愛河,走向「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日洋折衷的工法成為旅程最後的景象。但他們對於地上所鋪的石板更有興趣。
 
(大沼正寬拿著一卡通的喜翻台灣卡片進捷運站。陳瀅羽攝)
 

屏東的石板屋村落,建築特色與原住民文化,吸引著日本人前來。台南與高雄的文化建築,隱含許多台日共有的故事。從實體建物的欣賞與研究,建構起台日交流之路,期望未來可以從中深化地方文化與國際視野的互動故事。
 

 

 

 ※購買「喜翻臺灣」《寶島-TAIWAN-IMAGE》卡片:

 


作者簡介:陳瀅羽
曾在日本走跳一年。 返台後患有購書強迫症,目前在三餘書店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