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一張老照片看澎湖移民的故事

[時光]一張老照片看澎湖移民的故事
文字:陳坤毅
照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這張相片拍攝於日本時代,場景是高雄,在一座名為「澎湖公會館」建築前,一群人正在進行結婚紀念攝影,入口除了插有日本國旗,另一面旗幟為「澎湖廳民會」的會旗。說到澎湖人,不能不談到高雄的移民,高雄是著名的移民城市,在眾多移民中,以澎湖島民來得最早、影響最大。
 
澎湖人早年大多數從事捕魚與農耕,但島上土壤貧脊、水源缺乏,加上多強風,作物不易生長;而海島週遭雖為良好漁場,仍受限於季風,近半年時間無法出海。島民主要生計皆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生產力十分有限,難以自給自足,所以開始有人口「島外出稼」,短期的外出勞動,爾後逐漸在外定居。
 
起初,澎湖島民主要的移出地為恆春一帶,清代末年則以台南地區為主,到了日本時代,由於安平港淤積,打狗港海運相對便利,加上築港計畫有大量人力需求,澎湖的青壯人口遂移往高雄,最早落腳在繁榮的旗津島,當時碼頭工人及人力車伕多為澎湖島民。1910年代初,對岸哨船頭增設新魚市場、船渠、製冰廠等設施,漁業重心由旗津轉至此,從事漁船工的澎湖島民也跟著來到哨船頭。接著淺野水泥株式會社高雄工場設立於田町,亦吸引大量澎湖人前往成為職工,並散居於工廠周遭。爾後,完成填築的鹽埕町,有不少澎湖人移居,更是台籍人士主要的聚集地。
 
澎湖人自稱「三點水」(氵),因生活環境艱難、民風樸素,養成勤儉耐勞的個性,予人好勝心強、堅毅奮鬥的印象,並富有創業精神。「無澎人,不開店」由這句俚語,可見早期澎湖島民的受僱情形十分熱絡。但部分在地人對他們不甚友善,受到不少不平等的待遇,澎湖島民覺滿肚委屈無處可申冤,故當時有識之士擬議組織「澎湖廳民會」,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1927年舉行發會式,1929年建會館於鹽埕町,可說是臺灣人成立最早的同鄉組織之一,「澎湖派」遂凝聚成一股強大力量,擠身早期高雄地方三大勢力。
 
除了基層勞動人口,澎湖移民在文化、商工業、政治層面,皆曾扮演重要角色。高雄最早的詩社「旗津吟社」是澎湖人所發起;大來海運的蕭百宗、東南水泥的陳江章皆為著名旅高澎湖人;「高雄式」寺廟建築始創者謝自南、大舞台戲院建造者蕭佛助皆來自澎湖;高雄首位民選市長謝掙強更為澎湖籍。澎湖島民對高雄發展的影響與貢獻,可見一斑。
 
高雄在移民社會的激盪下,創造出精彩的城市文化,雖然澎湖派的勢力不如以往,但城市許多角落仍可看到澎湖島民活動過的痕跡。他們渡過黑水溝,從島到島,再跨越打狗隙,往平原區發展,超過百年的移民演進,地域觀念已不再強烈,轉為對高雄的在地認同,深化成為城市的底蘊。
 
 
作者簡介:陳坤毅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從小就開始關注家鄉的一景一物,持續努力記錄這塊土地上面臨消逝的記憶,並捍衛著在地的歷史文化。著有《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