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一個人的圍爐》--顧秀賢

[三餘選書]《一個人的圍爐》--顧秀賢
「他才是真的文青啦。」K笑得憨然靦腆地說。
 
K是書店的客人,從前也時常在一些休假日看到他在二樓的咖啡店,有時候會帶著被來時的風吹過蓬蓬亂亂的頭髮揹著一把吉他出現,從白天待到晚上,一個人讀書寫字。
 
來分類的話,K算常客中並不多話的人,我們總是禮貌地點頭微笑,然後句點在「冰拿鐵,謝謝~」,沒有多餘的訊息流動。
 
直到有一天接近晚餐時間,他爬開筆電跟紙堆起身,搔著頭髮問我有沒有哪間推薦的印刷廠,才知道他正在為排版印製書籍,和其他林林總總的出版事務苦惱。
 
K曖昧地解釋手上的編輯工作,說是為一位長輩獨立出版的文集,反覆說著希望能做到已經答應了老人家的願望,一些關於印量和上通路等等的。
 
我們當然好奇地問了是誰的書、是什麼書,而他都用笑臉來招架,我心想:有秘密,但不像是刻意隱瞞什麼就罷了。下樓和同事們一起為他出主意後,他像是感覺到真的不說會懸空了我們幾人的好奇慾一樣(當然沒有此事),慣性一邊伸手抓頭緩緩吐出「其實作者是我爸爸....」這幾個字。
 
後來回到咖啡店的位子上,他用很謙虛的方式告訴我父親的背景和成書對作者的意義。理解後又知道K自己也看過很多書、關心議題也寫他自己的文,我便輕鬆脫口說出厲害,現在想來不知為何總覺得太不慎重,懊悔它可能成為一種稀落的誇讚。
 
因為我想,K心中對厲害的想像,大概才是像爸爸這樣一位從一個世代以上的單位跨越到今日,吸收與傳遞文化的先行者。
 
回到書本,集子分成兩部,〈書之誌〉和〈生之誌〉。
 
拿到書後我也很擔心自己會陷入看不完或讀不下等等的迷障,畢竟看過書還是太少,真是擔心會有過多類似兩圓外離的數學習題待解。短文每篇都在區區幾百字內,我常在上班搭車途中拿起來唸個兩三篇。讀起來〈書之誌〉像是對書本或作家的有禮貌跟蹤狂。
 
K曾在做書期間用電腦隨手讓我看一篇書稿,是〈太過真實的Orwell〉,所幸我們不太會沒讀過動物農莊,不會不知道歐威爾,但也許懶惰以為好像沒有時間翻看大筆大筆的作者生平,於是幸運地用一站捷運的時間拾起一個片段一條線頭,超級幸運的話就在腦袋裡面種下種子並且發酵。顧爸的書房一隅就這樣濃縮成隨時可以輕盈地躺在後背包裡的閱讀筆記。
 
「熟稔音景隱喻周遭世俗流轉如常,讓人心落實打底。安往其上,生命親歷的激越、落拓與悲情,也有了自療的心緒懶骨頭,權充復健依慰。人心或是寂寞的獵手。人耳更是渴盼炊煙的旅人。」〈聲音的風景〉p.304
 
〈生之誌〉收集人們的模樣、一些舊時記憶,也紀錄社會觀察,我最喜歡的則是他描繪各種日常生活的質地。作家下筆明快清晰,有時習慣使用更加精準的英文單字或原文語句,收斂文章的濃度也讓好的文字原貌展現;亦有溫柔敦厚,時夾雜閩南話的發音,朗讀起來可愛倍增。
 
《一個人的圍爐》紙本書出生後,有天K來三餘舖貨,我在離開洗手間穿過庭院時和他打了招呼,他從紙袋拿出剛印好的書冊,質樸乾淨,他用雙手遞給了我一本,這應該是他做的第一本書,接過書的我也不可思議地覺得熱滾滾,感覺某件很酷的事已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