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劉伯伯的雜貨店 交織於技工人生的傳統雜貨店

[旗津]劉伯伯的雜貨店 交織於技工人生的傳統雜貨店
撰稿:李佳衡、林郁芳、翟宗信
 
在旗津島上的海四廠舊技工宿舍旁,有個清幽的小社區,巷口一間雜貨店聚集著街坊鄰居,大夥隨意站著坐著,一會聊聊這陣子的天氣,等等又說回誰家的孫子剛剛出生,氣氛既祥和又有些老派,就像個上了年紀的爺爺。這間雜貨店的老闆姓劉,大家都叫他劉伯伯,已過米壽之齡的他,頭腦仍靈活的不輸旁人,僅僅就是耳朵舊了些,跟他說話得大聲點,但這年紀還能像劉伯伯這般健康,實屬難得。
 
劉伯伯年輕時在海軍造船廠工作,他勤奮上進又生性節儉,且還善於理財。在存了一筆錢後,想幫老婆也找個工作,他便靈機一動決定開間雜貨店。
 
由於當時旗津海四廠附近很多空地,對於土地所有權倒也是「先搶先贏」,於是劉伯伯選了一塊合適的方正區域開始動工,成了現今雜貨店樣貌的原型。
 
說到這家雜貨店的發展史,劉伯伯像是個在分享戰果的孩子,眼神中散發清澈的驕傲。最初的建築結構,是用純手工的竹籬笆搭建起來,再於屋頂鋪上石棉紙,但由於台灣夏季多雨的特性,後來劉伯伯將屋頂改為水泥瓦,以加強防水功能,而竹子自然無法承受水泥瓦的重量,只好一不做二不休,把竹子也改成水泥牆了。現在的雜貨店樣貌,大抵上便是在當時完成的,而無論是室內外的設計,皆出自劉伯伯之手。至於為什麼選擇雜貨店而非其他生意,是因為這種生意較不需特定技術,肯做就能做得來。
 
加上當時旗津的發展尚未成熟,居民們要取得生活物資實屬不易,劉伯伯笑著說以前島上不產雞蛋,他都得半夜坐小船到台灣本島去運蛋,小心翼翼地拿回到店裡賣,可見當時旗津居民對於雜貨店的依賴,許多生活用品都得靠店家跟台灣「進口」。
 
在個社區裡,曾經有高達十九間雜貨店,時至今日卻已只剩這最後一間,我們向劉伯伯詢問原因,他靜靜的分析了幾點因素。首先,就像是全台灣的所有雜貨店一樣,旗津在連鎖賣場及渡輪的發展後,環境變得更加競爭,許多店家便在此時收手。
 
第二,不少老闆都是來自中國的第一代,在開放探親後便一去不返,回鄉去了。第三,老闆因為年事已高,且後代也沒有接手事業,只好結束營業。
 
最後,劉伯伯強調自己的為人處事,誠懇與誠意的與街坊鄰居建立連結,自然客人會願意再次光臨,加上身體健康並無病痛,漸漸地全社區只剩他一家雜貨店了,至於劉伯伯希不希望兒女繼承下去,他也笑笑地說順其自然,凡事不強求。
 
回想起第一次拜訪劉伯伯的雜貨店,發現他的雜貨店確實很「雜」。除了用於販賣的商品外,一旁直接連著他們的小客廳以及神壇,擺放著許多私人用品、書籍。
 
劉伯伯除了在店門口與人閒聊外,最喜歡坐在小客廳中閱讀、看古裝劇,相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劉伯伯似乎更像是一位「知識份子」,雖然並無受高等教育,但卻靠著自己的閒暇時間飽讀詩書,不論稗官野史抑或親身經歷,他總是信手捻來地向我們這些後輩提點,毫不私藏那九十多年的生活智慧。
 
在退休之後,劉伯伯和太太共同經營這家雜貨店,雖然問到大概收入時他不怎麼願意回答,但是他表示自己其實很節儉,也不挑剔,凡事順其自然就好。
 
另外,這間雜貨店的功能也早已不是賺取收入,從店門外放著許多椅子便可發現端倪,只要有朋友、鄰居願意來陪他說說話、敘敘舊,便是最美好的目的。這間雜貨店對他而言,是記憶的承載體、一切聚集的場所,是「生活」。
 
在一次訪談離開前,他和我們說:「這些飲料你們拿去,你們看想要什麼也都可以拿去。」我們一開始不太好意思拿,但他接著說:「你們來陪我聊天我就很高興了,不要客氣!」因此我們還是收下了飲料跟零食,這些商品是用於販售的,但劉伯伯接受除了金錢外的交易,像是關心,像是陪伴。事後我們想想,我們也為劉伯伯增加一些值得收藏的回憶吧,於是我們印出他慈祥的笑容,為其裱框再致贈,那天劉伯伯的笑容特別慈祥,淡淡的,也深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