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

[三餘選書]《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
談到合作社,大家會想到什麼呢?在小學時候,學校裡有販售文具、教學用品、冷熱食的部門,我們總跟著學長姐稱為福利社。直到有天,老師跟大家說要改稱合作社,還帶我們去看那些放在高高牆上,一幅一幅合作社社旨與精神的條文。說真的,對一群10歲不到的小矮個子們,談什麼福利社與合作社的差異?都不如我眼前的麵包、零食來的有吸引力。
 
 
記得當時老師是這樣說的,學校的合作社是消費合作社的一種,是由師生共同入股、可推派學生代表參加營運計畫、如有盈餘還可參加分配。依稀記得在學期末,導師有提過每位同學可領回銅板價的盈利,但通常會配合表決用來購置班級所需要的用具,至於什麼時候收了學生的入股金,我反而一無所悉,反正學生總是吵鬧過日,這個議題也從沒在我心中留下什麼重要的意義。
 
長大了才知道合作社還有很多種型態,像是高雄第三信用合作社(多稱為三信),就是台灣第一家信用合作社,至今已超過百年了。三信起源於旗津 中洲,在日治時期是針對漁民互助所成立的,後來逐步擴大至一般民眾皆可參與,三信在高雄也辦理學校及出版社,對於在地文化發揚頗有建樹。
 
另外像主婦們常使用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就是標榜安全飲食、友善土地、共同購買的合作社,在《菜籃子的革命》一書內,就有紀錄這二十多年來的發展軌跡。回到書店,其實也有一間由獨立書店共同出資成立的「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也是採用共同購買的概念下,讓各獨立書店在進書管道上,能夠有更便利、更符合成本的書籍取得來源,好協助讀者取得想要購買的書。
 
以上幾種是我後續實際接觸過的合作社型態,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合作社中一人一票的合議制度,不以股金多寡來代表說話份量,而是透過民主程序來決定合作社發展,在《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裡,就有間由鎮上居民發起的書店社區合作社,在總共650名社員的支持下一起經營著一家書鋪,每位都是書店老闆也都是志工,從書籍來源至活動舉辦,都能共同決定。
 
另外有間幼兒園勞動合作社,由8位社員所組成的幼兒園,是一群主張為自己工作,不管全職、兼職的待遇都相同,一同討論與決定經營內容,沒有管理者,沒有上對下或誰叫誰去做事。
  
「合作社不是另闢一個烏托邦,而是嘗試用更平等、與每個人更靠近的方式面對且解決組織運作時最惱人的人與事。合作社,絕對不是『非盈利』,更不是慈善事業,而是『要盈利』,讓每個人都要賺到自己該賺到的錢,讓每一個人、每一個生物都活得好、活得自在,是更靠近道德的事業。」

 

 
作者在大不列顛總共採訪了12個勞動合作社、6個社區型合作社、4個消費合作社、1個住宅合作社、2個CIC、4個合作社推廣機構,對於認識「合作經濟」的題目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範例,也適合在台灣的我們做參考,原來在海外,合作社還有這麼多種型態,舉凡:雜貨、食物、清潔、設計、貨幣、發電、咖啡館及書店,玲瑯滿目出現在生活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