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景]古砲台的回聲

[聲景]古砲台的回聲
錄音:劉芳一

時間::2017年6月28日下午
地點:旗后砲台
特別感謝:藍念初

 
旗後建砲臺之紀錄,最早見於康熙59年(1720)之《鳳山縣志》:『旗後汛:砲臺一大座、煙墩一個、望高樓一座。
 
旗後砲臺為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主持,聘英籍哈務德(J. W. Harwood)四品總教習督造,於光緒元年(1875)在旗後山上興建一座中西合璧的砲臺,於次年完工。
 
 
 
旗后砲台對我來說不知何時變成了,有外地的朋友來訪時,可以結伴出遊的去處。
 
小時候因為看了太多的考古冒險電影(嚴重誤導了對考古一事的認識)又著迷古文明遺跡,隨著大人們來到這名為旗后砲台的「古蹟時竟覺得相當的寒酸(相較於圖片上的馬雅古城或埃及神廟)。而現在已經明白了在不同文化歷史之中產生的事物,各有各的獨特與不可取代,已能欣賞砲台建築的樸實簡潔,大塊的幾何與其線條構成,也漸漸感受到這空間環境本身明確的性格與氣氛。
 
這空間環境的性格與氣氛,除了眼所能見,正與聲音有關。
 
前些時候又出遊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旗后砲台產生的回聲。回聲的產生與空間有關,當然空間並不會突然變化,而是與友人出遊時免不了有閒談,而就算一時有察覺空間造成聲音的變化,很快意識也會選擇忽視而將注意力更集中在語言聲音的辨識上。另外就是回聲的產生需要距離,回返的聲音與原初的聲音需要間隔在0.1秒以上,才能被清楚的辨別,在與反射障礙物距離較近的情況下,可能與原聲混合或最多也只能聽到一點殘響。
 
而當時的情形,先是聽到一段有穩定節奏的聲音,而這聲音又聽得出每一聲都有另一聲緊隨在後,那是前一聲的回聲,若在場則可聽出前後兩聲的聲音方向不同。細聽猜測應該是拍擊聲,不久一會果然見到聲音的源頭 - 一位老人邊拍著手邊散步,是相信有益於身體健康的拍法,揮開,拍擊,啪。啪。啪。啪。
 
為何會特別能聽到這個回聲呢?一來短音節而響亮的聲音,更容易聽得清回聲,還有老人那時所在的位置,應該是恰好讓拍擊聲反射的路徑,被我所在的位置清楚的接收到吧。
 
雖說回聲平日不是到哪都會聽到,卻也並非太特殊的現象,回聲是聲音的反射,聲音發出後有些直接被我們聽到,有些部分被障礙物吸收,部分被障礙物反射,反射的聲音會比原初的聲音更晚被人耳接收。而過程中障礙物的材質與反射的路徑、聽者的位置,都會很大的影響回聲的形成與型態。以旗后砲台的回聲來說,它不是產生於室內空間,聲音可能是反射自廣場周圍的砲台建物,堅硬的紅磚牆不易吸收聲音,也造成聲音完整的反射。
 
在對旗后砲台的回聲感到興趣後,另找了一天非假日前去觀察與錄音,還約了一位朋友前去協助,畢竟若要錄到回聲,自己必須與聲源保持一段距離,也不能指望再遇到拍手的老人。
 
當天錄音的位置定在兩個拱門間的過道,上回就是在此聽到回聲。出乎意料的週三也有不少遊客,多是從外地專程而來吧,除了遊客還有婚紗攝影師與大熱天還要穿著全套禮服的新人。就算我在錄音時,遊客與攝影師大哥仍全程十分活躍的口令與談話。因為在錄音的狀態能更仔細的去聆聽各種聲音,不論是過道還是拱門一側的廣場,不間斷的人聲,其反射音與殘響都十分清楚,除了聲音被放大之外,殘響也有點令人產生處在室內空間的錯覺。
 
我的友人邊健康的拍手邊在整個炮台游走,拍手聲透過不同的反射路徑傳來造成強弱不同的回聲效果。經過過道時由於兩側的紅磚牆很近,聲音會在其間不斷反射,踩得夠重的腳步聲還會產生一種類似電子音的特殊聲響。
 
若閉上眼睛聽這段錄音的時候,這種種人為活動所產生的聲音(當然還有空中經過的飛機、風、因錄音位置而沒有錄進的海聲以及難得聽不到的車聲 )似乎是在一個看不到也不存在的砲台上發生。這一切當下發生的和平閒逸的事件與一百多年前的軍事活動完全不同,但建築空間產生的聲音效果質地卻仍可以實實在在的聽見,過去與現在也並沒有那麼大的差異。或許可以說,旗后砲台,是由紅磚土石與百年前的建築規劃所建成不變的空間,與其上一切隨時間變動轉瞬即逝的事件,兩者共同構成的存在。
 

作者簡介:劉芳一
音樂家,生於高雄。自2009年開始從事實地錄音、聲音拼貼等創作,也以人聲或鋸琴、物件進行自由即興音樂表演。關注人自身以外環繞著的種種外在事物所產生的聲音,人與這環境聲音間的關係,如何更加感知並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