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我在旗津寫故事:沙仔地女兒蔡課長—蔡佳菁課長專訪之二

[旗津]我在旗津寫故事:沙仔地女兒蔡課長—蔡佳菁課長專訪之二
撰稿:林嘉和、江慈徽、羅筠雅、紀靜吟、簡孟倪
 
 
「時常看到很多人在寫旗津的故事,也希望自己能將旗津島的許多面向整理寫成一本書,讓讀者可以從各面向瞭解這個島。可是因為沒有寫書的經驗,所以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書寫。」1970年出生於旗津島的蔡佳菁說道。
 
蔡佳菁現為旗津區公所兵役課課長。曾在研究所畢業專題中,撰寫旗津島發展的論文—《旗津海水浴場與海岸公園的開發影響及環境改善議題初探》,且偶爾也會書寫些關於旗津島不同面向的短篇文章,由此可見其對旗津的關心與熱愛。在因緣際會之下,她踏上寫作的旅程,以蔡家的遷徙與旗津島產業發展的關聯作為主軸。在2015年時完成《戰爭與遷徙蔡姓聚落與旗津近代發展》的初稿,於2016年正式出版。
 
課長出生於沙仔地(今為實踐里內),住在三合院建築,正廳門楣寫著家族的堂號—蒲陽,代表著本源與慎終追遠。
 
蔡課長小時候,家的附近有閩南人、於海四廠服務的人以及大陳人。大陳人剛搬居旗津時,政府供給他們住宅及工作。由於這三大族群鼎立,語言文化背景不同,所以無法溝通,但也未因此造成太大紛爭。彼此雖都過著各自的生活,有時候也會互相幫忙。蔡課長就曾提及,有一回,大陳人看到課長的伯父在補漁網時,使用他們僅限的國語「幫幫忙!幫幫忙!」來表達工作上的需求,蔡伯父就請他們協助牽罟。
 
她鮮明的回憶到,從家裡外出時都會經過大陳新村,常常都會看到像清朝人一樣綁著辮子頭的老爺爺以及裹小腳的老奶奶,成群在蔣公報恩觀前以不懂的語言聊天。對於大陳人有進一步的認識則是在幼稚園時期,政府當時推行國語運動,規定如果講台語會被罰錢,所以在學校的交談中過程總是特別謹慎,因此閩南人、大陳人與外省人同學們透過相處和國語運動的推行,彼此漸漸能順利溝通,進而互相了解。
 
對於蔡家搬遷至沙仔地之前的記憶和了解,多半都是透過家中長輩之口述記錄與旗津文獻而得知的。
 
而居住在沙仔地時,約在18歲以前都一直聽著蔡家長輩們說要搬家,蔡課長那時年紀還小,並不清楚為什麼過了數年後還是沒有搬家。直到就讀二專某次返家時,才發現住家(實踐里)已經搬到「龍海社區國宅」(中華里)了,也是到那時才得知搬家的原因是因應海四廠擴廠之故。
 
對於海四廠,除了有與蔡家搬遷的關聯之外,課長印象深刻的還有於1957年所創立的「一樂幼稚園」,為蔡課長學齡前學習的地方,有著很多童年的回憶。一樂幼稚園後來改名為一樂托兒所,今已被拆除;於1962年新建的「介壽堂」(今為中正堂),是她就讀國小時看電影的地方,原為軍方及其眷屬的「電影院」開放給旗津島當地居民;於1974年所設立的「榮譽市場」,改名為浦口市場,則是小時候與媽媽去買菜的地方。
 
因為技工舍的場地目前由中山大學託管,蔡課長希望中山大學的學生也能夠集思廣益,對技工舍的未來發展提出更多有創意的想法。她建議中山大學的學生可以把技工舍當作一個交流的地方,可以在這裏舉辦迎新送舊活動,或是改造成像誠品書店那樣能閱讀,也能品嚐輕食的地方,亦可聘請學生或是店員駐守,這樣子的發展利用不僅帶動當地的人氣,也能促進地方的發展。
 
除了技工舍,蔡課長還極力參與技工舍周遭環境的改造,使技工舍與其四周整體的面貌煥然一新。在此之前,技工舍附近一直是無人管理、幾乎荒棄的垃圾場。一些居民常將垃圾丟棄在技工舍附近的空地造成髒亂。面對這種現象,實踐里的楊台生里長積極地提出改造計畫,期望美化技工舍附近的環境,而2015年慶祝大陳人撤退來台之「60週年紀念」恰巧成為一個改造契機,使得這個改造計畫正式開始實施。時任社經課的蔡課長協助里長積極辦理,並邀請中山大學及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參與設計與繪畫工作坊。經過多方努力與在地居民的配合之下,才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到技工舍附近的優美環境與技工舍融為一體的和諧景象。